聚焦最新资讯 · 关注新闻热点

益阳市采用“互联网+气瓶安全监管”方法推进气瓶安全监管工作

[发布日期] 2016/12/6 12:48:12
李先生拿出手机,扫了一下贴在气瓶上的二维码,屏幕上显示出这样一组数据:“气瓶条码:3053019493;充装单位:益阳市赫山区樊家庙乡科华液化气站;末次检验日期:2016-11;气瓶状态:正常……”李先生一边向送液化气的师傅支付14kg的液化气钱,一边说:“以前都是看气站开的票付钱,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还是有点不放心,现在就踏实多了。”
从去年底益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采用“互联网+气瓶安全监管”破解气瓶安全监管难题的思路,到今年5月第一个二维码安装至今,仅用6个月时间,该市47家充装单位已定制气瓶二维码65万只,截至2016年11月11日,对在用气瓶安装二维码达46万只,共报废处理气瓶3万余只。
众所周知,液化石油气钢瓶作为最常用的特种设备,其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期以来,充装超期瓶、报废瓶的现象时有发生,气瓶信息不明,气体使用者很难准确知晓气瓶安全状况和燃气充装重量等问题,使监督难以到位。为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能力,4月26日,益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信息化管理的通告》和《关于推进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拉开了全市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帷幕。
为加强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益阳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质监、安监、住建、公安、交通运输、城市执法、工商各部门齐心协力,形成了“政府加强领导、部门积极配合、企业落实责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在气瓶安全信息化工作推进过程中,一些“黑门店”、黑窝点受利益驱动,非法倒灌和跨区域违法违规充装,这样使一些守法经营的气瓶充装站对安装二维码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为扫清工作障碍,质监、安监、公安、住建、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20多次,依法取缔非法经营液化气的“黑门店”25家,移送公安拘留“黑气贩”13人,对气瓶安全领域非法违法行为形成强烈震慑,保障了规范化经营单位的合法权益,助推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
为了让气瓶安全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益阳市财政在原有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再追加气瓶信息化管理预算专项经费15万元,县级财政对集中处理的报废气瓶按8元/只补助给气瓶充装单位,消除安全隐患。作为牵头部门的益阳市质监局,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保障,还整合特设科、稽查支队、两分局监管执法力量,对中心城区气站实行分片包干负责监督指导,每周一督查,每月一调度,为该市气瓶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形成示范带头效应。湖南省特检院益阳分院还抽调专门人员加班加点,及时开展气瓶检测和气瓶集中报废处理。对气瓶检测按每只降低3元的标准实行收费,对气瓶送检任务完成较好的充装站提供免费安装二维码和系统录入信息服务奖励。
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推动,气瓶充装单位是责任主体。“全市46家充装单位联名向我局提出了采用二维码信息化手段规范气瓶安全管理的请求。”益阳市质监局局长朱崇文说,通过不断宣传,充装单位意识到信息化管理后,将不受“黑门店”和“黑气贩”制约,业务稳定、合法利益有保障,也不必承担罚款,规避了安全风险,由原来的“要我安全”变为了“我要安全”,并主动相互监督提供相关信息,坚决取缔“黑门店”。燃气协会也积极参与,签订行业自律条约,组织引导会员单位研究气瓶运输车辆统一管理模式,提升行业形象和服务水平。
自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气瓶登记数、检验数、报废数大幅提升,目前,每月气瓶检验数达1.8万只,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充装使用的气瓶合格率达100%,今年以来共报废处理气瓶3万余只,可以说,排除了数万颗“定时炸弹”,消除了大量安全隐患,有效防控了气瓶事故的发生。
湖南省质监局副局长王践表示,气瓶出厂、登记使用、充装及检查记录、流通、检验、报废等信息都能通过系统实现实时查询,信息化管理系统让气瓶监管变得底数清楚,极大地提升了监管效能,化解了“人机比”矛盾,真正破解了气瓶安全监管难题。
实施气瓶安全信息化管理,规范了充装行为,防止了不合格气瓶流入市场。气瓶信息公开透明,既保障了用气者用气安全,又使其掌握了安全用气常识,同时,防止了气瓶充装缺秤少量,维护了老百姓利益,方便社会广泛监督。通过信息化手段,让“黑气贩”“黑门店”失去生存土壤,保障了合法经营者利益,维护了燃气市场秩序稳定,企业安全意识由被动变主动,真正落实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构建了气瓶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升了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治理能力和公信力。 《中国质量报》